科學
1. 課程目標
本校科學科配合教育局最新課程指引,目的是讓學生在探索中增強科學素養,培養批判性思維與創新能力,並促進對科學及其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深入理解。以下是科學科的課程宗旨:
· 培養對科學的好奇心和興趣
我們將透過各種實驗和探索活動,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的好奇,並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發現科學的奧妙。
· 發展科學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
學生將學習如何提出問題、設計實驗和分析結果,這不僅能提升他們的批判性思維,還能幫助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對各種挑戰。
· 掌握基本科學知識及共通能力
課程將涵蓋各種科知識,並強調跨學科的學習,讓學生能在不同領域中靈活運用所學。
· 發展綜合和應用科學的能力
學生將有機會參與專題研習,結合科學與社會實際問題,提升他們的應用能力。
· 初步認識科學本質
透過討論科學的歷史和方法,學生將理解科學並非靜態,而是隨著時間和研究不斷演變的。
· 運用基本的科學語言進行溝通
我們將鼓勵學生使用科學術語來表達觀察和結論,使他們能有效地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發現。
· 基於數據和邏輯的分析能力
學生將學習如何收集和分析數據,並根據這些數據提出合理的結論,這有助於他們在未來做出明智的決策。
· 初步發展工程思維和實踐能力
通過設計和建造簡單裝置,學生將學習如何將科學原理應用於實際問題,培養創新思維。
· 認識科學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
課程將引導學生討論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影響,並培養他們作為負責任公民的態度,重視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。
· 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
學生將學會設定個人學習目標,並利用各種資源進行自學,成為終身學習者,促進自我成長。
· 為中學階段的科學學習作準備
我們的課程設計將幫助學生建立堅實的科學基礎,為他們在中學的深入學習和未來的科學事業奠定良好基礎。
2.課程特色
本校科學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,促進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,涵蓋多個範疇:
· 科學探究實驗活動
學生將參與多樣化的科學實驗,從基本的化學反應到物理現象的探討,並學會如何設計實驗、形成假設、收集數據及分析結果。這些活動不僅增強他們的實驗技能,還鼓勵他們在探索中提出問題,培養批判性思維。
· 校本科學日誌
本校為學生製作科學日誌,幫助學生鞏固各單元所學的內容,促進學生自我評估與持續改進。透過日誌,學生能夠追蹤自己的學習進展,增強對科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。
· 戶外學習活動
在戶外學習活動中,學生將有機會親自探索自然環境,觀察生態系統的運作,如植物、動物及其棲息地。這些活動旨在增強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意識,並讓他們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。
· 跨學科學習
課程設計強調科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,學生將在科學課中應用數學、科技、甚至藝術的知識。例如,通過數據分析來理解科學實驗結果,或利用科技工具進行研究,這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,從多角度解決問題。
· 生態教育課程
生態教育課程專注於提升學生對生態系統及其保護的認識。學生將學習生態學的基本概念,並參與社區的環保活動,如植樹和清理海灘,這不僅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,還促進社會責任感的培養。
· 科學編程專題研習
在科學編程專題研習中,學生將學習編程基本知識,並運用編程工具解決科學問題,如模擬實驗或分析數據。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,還為他們未來在科技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· 多元評估模式
本校科學科採用多元評估模式,除筆試之外,還會以科學探究活動、科學日誌、實作評估、專題研習等作為評估方式,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,更希望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,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