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文

1. 課程目標

 

本校人文科配合教育局最新課程指引,以「立德樹人、探究學習、連繫生活」為課程理念,引導學生建構學習,發展多元的共通能力。大部分內容建基於小學常識科課程,根據原有範疇及其相關的學習元素作重整及按需要作增潤,重點包括:加強國民教育、持續推動價值觀教育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。

 

  1.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,從小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,成為充滿自信、理性和富責任感的公民。
  2. 認識自己在家庭和社會所擔當的角色及應履行的責任,尊重法治和守法精神,並為社會和國家的共同福祉作出貢獻。
  3. 認識國家的歷史、地理、中華文化及現代發展,培養國民身份認同和對國家的歸屬感,並致力貢獻國家和世界。
  4. 關注本地、國家及世界發展及彼此的連繫。
  5. 通過可持續發展教育,關心及愛護環境,實踐綠色生活。

 

2. 課程特色

 

運用「探究學習」

運用5E教學模式進行探究學習(強調參與、探究、解釋、延展和評估)五個階段的學習」,進一步發展自主學習能力;能綜合應用知識和共通能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,將學習「連繫生活」,培育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 

跨學科整合與STEAM元素

我們將常識、科學、科技、環境教育與藝術創作融為一體,讓孩子透過多元主題,發展綜合應用能力。例如,在「非遺皮影戲」專題中,孩子會:

 

  • 動手做:親手製作皮影偶,學習光影科學原理;
  • 探文化:認識皮影戲的歷史與非遺文化價值;
  • 創意表達:編故事、演戲劇,結合藝術與科技展現創意!

透過跨領域學習,孩體驗式學習與社區參與不僅掌握學科知識,更培養文化認同與創新能力,讓傳統與現代對話,學習變得更有溫度和樂趣!

 

出走課室,擴闊視野

我們相信,課室以外也是學習的地方。無論是遊社區、去博物館「尋寶」、到水塘考察等親身的經歷,還是延伸至國家發展與世界文明學習(如:同根同心或境外遊),均會連結生活經驗與學科知識,幫助學生建立「從社區到國際」的層次化認知,同時增強文化認同與跨文化理解。

 

多元評估

我們將發展多元化的學與教策略(如:探究學習、電子學習、專題研習、全方位學習活動)和評估(如:學生自評、互評、實作評量、課堂觀察)。善用不同的學與教資源,設計多元化的學習活動,協助學生進行探究,並連繫生活,以拓寬他們的學習經歷。